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售卖一空 (第6/7页)
,便询问起洪衍武到底为什么肯定,这样就能把海参卖出去,价格能卖这么好,其中是否有什么道理。 洪衍武倒也不瞒他,索性把自己的做法详细解释了一遍。敢情这里面还真有不少道道儿。 洪衍武的出发点,还是“上赶着不是买卖”的原则。他既怕上门直接推销,会落人以投机倒把的口实,又想占有主动,能卖个好价钱。所以他才会用这一手来故意引诱顾客主动上门。这在商业手段里叫做“钓鱼”。 当然,没人能想到住在这里的客人是专门为卖海参来的小贩,上门的人本意只想打听一下海货的来源。但只要是找来的,就必然是识货的、或是真心有意想买的人。 然后呢,洪衍武再与来人一递烟,一聊天,以京城二商局采购员的身份打掩护,表示弄点海货不再话下。几句话下来,生意也基本就有眉目了。 不过到这儿还有关键的一步,那就是要想卖个好价格还有个要紧的诀窍。就是不能像真正的小贩一样斤斤计较、讨价还价,而且绝对不能主动先开价。 洪衍武便装作极为爱炫耀的性子,故意反复跟人吹嘘自己的门路,炫耀他手里的海参从各方各面都远超水产店里的低端货,非得把买主听得心痒痒自己开价不行。 这么一来,别人就不会开个太低的价儿,虽然比不上水产公司的官价儿,但基本也都在七八毛钱一个,差不多合二十到二十五块一斤。这时,洪衍武还必须再装作有些吃亏的样子,好给别人以心理安慰,只要别人再捧他两句,他便好一口一个“相逢就有有缘”,“都是跑业务的,出门在外互相有无嘛”,顺坡下驴地同意成交了。 结果最后买主不但都自觉占了便宜,痛痛快快交钱,事后还得感谢奉承他几句。也就是他怕“老刀鱼”着急,在遇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