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那菜市场的白月光_致我那菜市场的白月光 第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致我那菜市场的白月光 第35节 (第6/6页)

绝对是最好的人选。”那个蒙古大汉在电话里长长地叹气:“这里太穷了。穷到做一点事,都特别特别的难。”

    他给我讲了他大学毕业,没有留在北京,呼和浩特,而是来到了一个最偏僻的嘎查,他倒没想着大刀阔斧的让家乡改头换面,县里穷,就是想为家乡做一点事。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天真。

    “只有在这种环境长大的人,才知道一点好的改变,对他们来讲有多重要。”

    可是做一点事,万重的阻力顷刻而至,久了,也就算了,反正大家糊弄糊弄也都能活着。

    不过是一些老人佝偻着的身躯,和孩子蒙昧麻木的眼神而已,一代一代,都是如此。

    “那种感觉你懂吗?”

    我只觉得有什么经年累月的陈年旧伤,钝钝地痛起来。

    我怎么能不懂呢?

    我出生在一个都是废品的家里,我也不想毕业就进厂,我也不想别人又是大学又是出国,前程万里,我的命运就是年龄到了去嫁人,然后重复我的命运。

    可是每次想改变一点,都换骨洗髓般艰难,而向下堕落和保持现状,却是轻而易举。

    “这个项目如果给一些本地的施工单位,八成就是偷工减料,随随便便的搞完。”巴特说:“不会有人像你这么较真,这么一丝不苟的施工,我觉得你就是最好的人选。”

    他说完这句话,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明明知道留在这里是更好的选择,却一直犹豫。

    改变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是很难的,需要无数个人、无数个微小的改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