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4章 玉柱的布局 (第3/6页)
,陕西各地的粮食,除了常平仓之外,都由私人粮商们负责转运贩卖。 好处是,朝廷几乎不花银子,就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坏处也很明显,囤积居奇,低买高卖,乃是粮商们惯用的手段。 玉柱既然是陕西的父母官,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肯定是他的本职工作。 大盛魁在玉柱的眼里,就是个很好的物流公司,类似于三通一达。 在玉柱之前,王相卿也和一些地方官合作过,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那些地方官就是想中饱私囊,而不是彻底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玉柱一点也不啰嗦,问清楚了粮食在路上的运输消耗之后,就吩咐了王相卿:“十石粮食,六石送到延安城里即可,其余的都算是你的利润。” 此前,官府征发徭役,主要就是往各地的常平仓里运粮。可问题是,从西安出发的十石粮食,送到延安府后,顶多也就是二石而已。 路上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玉柱呢,索性利用王相卿掌握的庞大物流能力,采取承包经营制,先试点延安一府,再广泛铺开至全省。 也就是说,玉柱将来会把全省的粮食运输工作,都交给大盛魁去经营。 大盛魁赚取合理的运输利润,并承担相应的开支,确保各地的常平仓处于满仓的状态。 陕西太大了,玉柱不可能把全省的粮食买卖,都给垄断了。 但是,玉柱可以想办法,让各地的常平仓,个个都是满仓的状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