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2章 初试牛刀 (第3/6页)
务之急。 这个时代,陕西和河南交界处的黄河流域,因为落差过大的问题,而无法通航。 东部地区的粮食,到了陕州(三门峡)后,必须卸船,用人力和畜力,驮进潼关的三河口,再运输进西安等地。 这么一来,走陆路运粮去西宁的成本,就高得惊人了。 有人专门计算过,从东部的产粮大省,运输一百石粮食进入西宁。西宁实际收到的粮食,仅为两石左右,也就是五十比一的运收比。 没办法,受限于运输条件的束缚,运粮入陕,再入西宁,完全就是堆国力的行为。 客观的说,清初的三帝,康雍乾,个个都是有雄心的皇帝。 康雍乾这三帝,一代接着一代的西征,硬是和准噶尔人打了七十多年,才把雪域、青海和伊犁,一起纳入了大清的实控疆域之内。 就算是不懂军事的老四,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咬紧了牙关,死堆国力和兵马,丝毫也不肯放弃西征准噶尔。 如果,康雍乾三帝,鼠目寸光的舍不得如此巨大的消耗,雪域、青海、新疆的归属问题,现在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准噶尔汗国灭亡后,大清的驻藏大臣就是雪域的实际控制者,西宁办事大臣就是青海的太上皇。另外,伊犁将军就是整个天山南北的土皇帝,完全可以生杀予夺。 自乾隆以后,雪域地区,历任大高僧的正式就任,都需要经过金瓶掣签的仪式,以及朝廷下旨承认。 大清朝不承认,就是不合法,就这么简单。 地图开疆,那是纸面上的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