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3章 表演双簧 (第4/4页)
已经被摘了顶戴,正瑟瑟发抖的跪在门边上,等候老皇帝发落。 “伊立。” 玉柱立即接收了老皇帝发出的暗号,刚站起身,就转身数落赵世显。 “赵部堂,伱哪怕再有理,也不能当着君父的面,肆无忌惮的咆哮吧?”玉柱一上来,就端出了何患无词的抹黑手段,把君前失仪的屎盆子,完整的扣到了赵世显的脑袋上。 绝对的皇权之下,老皇帝即使有错,也绝不可能允许臣下跑来指责。 皇帝的认错,只有两个途径,一是下罪己诏,另一个则是,此前推行的政策,突然没人再敢提及了。 或者是,此前重用的臣子,突然被贬了。 比如说,道光帝,先用林则徐去广州禁烟。到了战败议和的节骨眼上,道光帝又把林则徐贬去了伊犁。 鞑清近三百年的时间内,皇帝们从来没有下过罪己诏。 谁敢纠住错处,穷追猛打,就是目无君父。 在礼教盛行当下,眼里没有君父,往重了说,就是大不敬。 赵世显,虽然是汉军旗人,却是个搞技术的,脑子颇不灵活。 被玉柱端着架子的一通怒斥,赵世显立时就懵了,竟然口不择言的说:“臣冤枉啊。” 康熙时期,旗人对皇帝的称呼,可以是臣,也可以是奴才。 由于尚未完全汉化的缘故,这个时期,称奴才的旗人比较多。 等老四上了台后,特意做了说明:称臣更得体。 赵世显喊出了冤枉,玉柱反而起了恻隐之心。 (本章完)大司空的骗了康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