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20节 (第6/8页)

大家读完了吗?这个问题应该非常好解决,这首诗为梦游之作,按内容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入梦之因、梦中所见和梦醒后的感慨。】

    水镜上将三个部分分列,楚棠继续提问。

    【那么,李白为什么会入梦呢?诗里有没有交代?】

    “想必是因为起首那几句吧?”语调虽是疑问,但杜甫显然胸有成竹。

    苏轼向弟弟挑眉,借机考校:“子由,依你之见,李太白因何入梦?”

    苏辙对兄长的意图心知肚明,无奈道:“兄长已有所想,却偏要为难我一回。”

    “怎么是为难?”苏轼神情坦荡又无辜,“吾弟大才,为兄只是欲与你交换读诗之心得罢了,所谓诗可以群,为兄是在践行圣人之言。”

    苏辙:……

    兄长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好像又高了不少。

    好在楚棠接着讲了下去,避免了一段兄弟“纠纷”。

    【大家看第二段的首句,我欲因之梦吴越。因是根据的意思,之是虚词,显然指代前面第一段的话,所以诗歌开头,李白便交代了自己的入梦因由。】

    【他说,航海的人常常谈起瀛洲山。瀛洲大家知道,是海外的三座仙山之一,既然是仙山,当然就不容易见到,所以李白说它是“烟涛微茫信难求”。

    海上烟波浩渺,瀛洲仙岛仿佛被迷雾笼罩着似的,确实不容易寻求。其实这也难怪,仙山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是幻想,神仙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找到就有鬼了。】

    本来对仙山还心存向往的嬴政神情一滞:她说,这世上……没有神仙???

    同样觉得塌房的还有刘彻:“没有神仙李白后面怎么见到神仙了?你这后辈不要信口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