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第2/3页)
跟谁都认识,几步就能遇到熟人。 修车厂的前老板扯着这个小王八羔子,拖进警局,重重掼在地上:“偷钱是不是判刑?现在晚不晚?还能不能判?” “把这瘪犊子抓了!” 老板火冒三丈:“老子的修车厂!生意本来好好的,要不是这些祸害,要不是……” 要不是这些祸害、败类,泼脏水倒屎盆子追着不放,沈灼野的名声怎么可能坏成那样? 修车厂一半的客源都是那小子勤快嘴甜、从早忙到晚拉来的。 沈灼野走了,再加上那些真真假假的“偷换零件”的谣言,生意立竿见影地萧条。 老师傅都只会修那固定的几种毛病,有不少新车的设计不一样,厂里又没有别的人能修,又不是人人都像沈灼野那么爱学爱琢磨。 老板气得要命,虽说不懂法、不知道背后给人泼脏水判不判刑,还是扯着接警的警员不放:“能不能给他判了?这就是个垃圾,祸害!您不知道,警官,好孩子叫他们糟蹋了……” 原本是没法判的,像这种案子,追诉期最多也只有五年。 宋季良白天就找人问过,要按诽谤起诉,收集证据又格外繁琐,像陈流这种“精神有问题”的,几乎不可能起诉成功。 但事情也有变数。 邵千山是个足够聪明,足够自私,也识时务的人。 一切顺遂时看不出,到了没路可退的地步,他谁都能舍。 “他说他是被陈流蒙蔽了。”宋季良说,“他弄了证据,证明陈流的精神根本正常,全是装的,所以才能欺骗他,利用他。” 邵千山极力把自己撇干净,甚至为了减刑,举报了陈流买凶杀人。 商南淮没对这四个字有什么反应。 他靠在窗前,微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