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允炆:又靖难了? (第3/4页)
父,您当年的旧臣已经死得没几个了,现在跟随孙儿的全是他们的后人,早没了忠心,都是看在钱财的份上,如果我们再不趁机搏一次,将再无希望。” 老和尚沉默不语。 孙儿既然知道用钱维持的忠诚不足一提,为何还看不明白,几十年过去,建文这两个字,早就没了人心。 没有人心,何以成大事。 朱惜缓缓的道:“孙儿把朱祁镇接出来了。” 却不提朱祁镇在太庙被杀的事情。 这事若是说出来,祖父就知道朱祁镇在法理上已经死了,不会让他去搏这一次——朱惜比谁都清楚,他只有一次机会,失败了,就将坠入无边黑暗。 而且朱惜也心知肚明,建文已无人心忠诚。 所以再坚持下去,就是分崩离析。 机会不能错过。 老和尚眼里明亮了些,“朱祁镇逃出来了?在哪里?” 朱惜道:“就在福建,如今福建因为于谦追查海上走私的问题,地方官员人人自危,一旦事发,包括福建都司的吴安,都可能会掉脑袋,这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此时举兵,以朱祁镇的名义奉天靖难,其后自立朝廷,则大事可期!” 老和尚明显愣了好一会儿,才呢喃着说:“奉天靖难?” 好熟悉的字。 旋即叹道:“当年朱棣靖难,从北打到南,现在咱们起兵靖难,从南往北打,世事难料啊。带朱祁镇来见见我罢。” 老了,本不想折腾。 但奉天靖难四个字,让老和尚古井不波的心动荡起来。 他输给了这四个字。 如果能用这四个站起来,等一两年去地下见到朱棣,也能笑着对他说,你当年的靖难,我孙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