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妃娘娘每天都在变美_分卷阅读2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4 (第2/4页)

和钰珩喝奶,但是又不能让康熙知道她其实一直在偷偷喂养两个孩子,因此,蜜菀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胤祥和钰珩被乳母们抱着乘了另外一辆马车。

    眼见着马车出了宫门,蜜菀好奇的问道:“皇上这是要带着我们母子三人去哪里呢?”

    康熙笑着解释道:“朕听说民间有给新生儿“寄名”的养育风俗,说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保佑孩子平安长大。朕看重胤祥和钰珩,自然要为他们考虑的周全一些。因此,朕前些日子便命人打点好了,只等你出了月子以后带你一起去庙里烧香祈福,为胤祥和钰珩寄名。”

    蜜菀恍然大悟,心里暗自感慨原来康熙竟然也相信这个寄名的办法呀!

    实际上,蜜菀对寄名这件事情并不陌生,因为蜜菀小时候,王国正和黄氏为了保住她无病无灾、平安长大,也是给她到寺庙里寄过名的。

    蜜菀记得黄氏曾经告诉过她,用寄名的方法保佑孩子平安长大的习俗在前朝便已经出现了。而到清初的时候,寄名的习俗几乎盛行于全国各地。

    所谓“寄名”,便是指新生婴孩的父母家人由于担心孩子会夭折或者身患疾病,便将孩子寄名于神明,如观音大士、文昌帝君、城隍土地,或者即寄名于僧尼,用此种结“干亲家”的方式保佑婴孩无病无灾、平安长大。

    在行“寄名”礼的时候,父母需要抱着婴孩儿到庙里烧香祝祷。并且需要事先用红布做一个袋子,将孩子的生辰八字写在纸上,放在袋子里面,并且将之悬挂于神橱上,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过寄袋”了。

    接下来,还要由僧人或道士代表神佛,为孩子取一个名字,并将道髻、道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