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_第一四四章 炮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四章 炮战 (第2/4页)

   城垣上,他只布置了一千左右火铳手、弓箭手和朴刀手,因为他有郭景云的九十来名强军助阵,完全没必要把所有人都赶上城头挨炮。

    除了郭景云的一门迫击炮外,城垣上还布置有十多尊轻型青铜虎蹲炮,以发射小铅子、碎石为主,可惜射程不到一里,只能用于轰击攻城散兵。

    布置完这一切,全身外伤未愈的李元胤命人请来郭景云,郑重地把城头的防务全权托付与他,自己则命人搬来一把椅子,端坐于城楼之上,无论谁劝,都不听。

    郭景云很沉得住气,一直趴在城头观察敌军动向,身边三名迫击炮手安静的等待着命令,侦察班全体战士趴在稍远处的城垛间,作为预备队使用,以及保护迫击炮手的侧翼。

    这里是西、南两段城垣的结合处,迫击炮架设于此,两边都可以照顾到,省却了频繁移动阵地的麻烦。

    其余两个排各加配一挺机枪,各自在排长的指挥下,分散于明军中间,分别负责两段城垣的防守;司务长带着炊事班则在城门附近逗留,一边负责看守、搬运弹药,一边还要协助警戒城门的防务。

    不多时,大西军阵中的大炮就出现在了阵前。

    这次,他们很谨慎,步军阵全都列队在两里开外,并不急于攀城,静静地等待着大炮的轰鸣。

    这次孙可望携带的火炮中,除了数百尊各种轻型炮,光红衣大炮就有二十多尊,这种炮最重的达到了五千多斤,需要六到十人配合才能cao作,炮管长约三米,口径约有100多毫米,发射的铸铁炮弹相当于西方的18磅野战炮,而这种炮的射程,根据装药量的不同,最远可以达到三里以上,加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