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_第二一二章 丧心病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二章 丧心病狂 (第2/4页)

对统治地位,即便如范文程这样的极品文官,也只能给八旗武将舔靴子,这样一来,满洲八旗兵就有了真正的主人翁意识,上阵皆肯拼命。

    其次,满清初期,一切以军事扩张为主,整个国家的精力都集中在打仗上,其行政机构实质就是一个军政府,军制效率极高,战时动员能力极强。

    那么,为何成军较晚的汉、蒙八旗,甚至那些由前明军队投降过去的伪军,打仗也都这么卖力呢?

    因为与明朝不同的是,满清八旗兵,无论出身,都可以凭军功进爵,甚至封王,而且是类似西周时代那种,有地盘和私人武装的实权王。

    这就等于给了一个各民族军人跻身统治核心的机会,说好听一点就是,“英雄无问出处,机会人人都有”。

    在这种政策的诱惑下,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封妻荫子,金砺们能不拼命么?

    而相比之下,明朝那边则是文官治国,武将的地位一向很低,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轻易就能把一品武官送入大牢。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全社会都崇尚读书科举,鄙视武人老粗,在“好男不当兵”的风气下,明朝从军户到武将,统统是社会和统治阶层压制的对象。

    满清的兵没粮饷可以抢,没女人可以强,而明朝的兵,因采用兵屯制,军户没事不得乱走动,没饷只能躺着饿死。

    而到了明朝后期,朝廷确实就是发不出饷了,只得实行各将领自筹经费的募兵制,又不能放手让官兵们学满清那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文官和商人们又一毛不拔,最后军心涣散,屡战屡败就是必然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