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四章 逃人法 (第2/4页)
损兵折将,只得整日龟缩在城内,轻易不愿再进山和他们叫板。 各位看官,这里跟大家交待一下何为“逃人”,又为何“逃人”对满人会有如此深的仇恨。 要说清“逃人”,就必须先大致交待一下“满清”和“八旗子弟”这两个词的由来。 满洲女真人,明初时按地理位置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后来建州女真在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崛起,逐一吞并了其他女真,并把其麾下的满人军队按军旗颜色分为八旗,后来,满人因此便称自己为八旗子弟,简称为旗人。 这八旗中,每个统兵旗主称为固山额真额真:蒙古语,主人的意思,每旗由五个甲喇组成,每个甲喇的头领叫做甲喇额真,下有五个或五个以上牛录组成,每三百人为一个牛录,其头目称为牛录额真,因而每旗一般有七千五百人以上,八旗子弟总人数约有六万余人。wap..OrG 其后,在逐渐吞并了蒙古各部以及夺得辽东地区大片土地后,又增加了“蒙八旗”、和“汉八旗”,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当初努尔哈赤规定,这些八旗子弟终生只能服兵役帮他打江山,不得从事其它任何行业,这个政策在满清野蛮扩张的战争时期确保了兵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但在清廷坐稳江山之后,由于安坐龙椅之人一个赛一个的愚昧和傲慢,仍然长期保留了这一政策,以至于晚清时期的八旗子弟不仅不会打仗,就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后来沦落到只能靠卖祖产而混吃等死的程度,八旗子弟由此没落直至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