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第1/2页)
【厂卫也算司法机构?】 【他们不应该是最不按照法律来的吗?】 【起猛了,我好像听到主播说厂卫是司法机构?】 “厂卫,是东厂、西厂、内行厂和锦衣卫的统称。” “之前我们也有大概和大家提到过一些,今天系统的讲一下!” “按照设置的顺序,是锦衣卫设置在前,而后是东厂,继而是存在了十年的西厂,最后是内行厂。”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系统,也算是军户,世代承袭,长官为锦衣卫指挥使,下有千户、百户等职位,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主要就是用于监察百官平民,有侦查、缉捕、审讯、定案的权力。” “东厂、西厂和内行厂都是太监统领的特务机构,也有千户、百户,首领是提督太监,工作性质和锦衣卫类似,其中的成员包括了太监和非太监,因为东厂的设立就源于皇帝对于锦衣卫的不满,所以在皇帝的抬高之下,东西厂的地位都是高于锦衣卫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统称厂卫而不是卫厂的原因。” “厂卫抓人,一般是不需要证据的,只要怀疑你,就可以抓回去审问,刑讯酷烈,基本抓回去的,鲜少能被放出来。” “虽然如此,在大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厂卫,确实算是一个司法机构,毕竟他们可以查案可以判案,已经达到司法机构的标准。” 【就很离谱,司法机构最不讲究法律?】 【皇权直属,还需要讲道理?】 “司法机构就是这么多,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复审和会审制度和前朝差别不大,但是有朝审、热审和大审三项特殊制度。” “朝审是会审已经被判决秋后处决的罪犯的制度,霜降之后开展,由朝廷最高级别的官员参加,相当于是一种死刑再复核的制度。” “热审在夏季进行,会审审理在押未决囚犯,防止因为暑热等原因囚犯病逝。” “大审几年一次,由司礼监太监主持,和热审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审理人员有所不同。” “当然,这些案件仅针对地方判决的案件,以及三司判决的案件,如果是厂卫的案件,这些程序一概没有。” 听到伍爱华这话,李悝商鞅等法家学派人员就开始摇头:“没有监督没有复核,厂卫的冤假错案恐怕不少。” 崇尚性本恶的荀子也说道:“恐怕这厂卫就是用来排除异己的工具。” “虽然审理制度制定的非常复杂,当时明朝官员的工作量应该是不大的,因为明代不支持百姓诉讼,认为百姓诉讼是一种教化不够的表现。” “能够用道德约束的,明代人都不想动用法律。” 【等等,这想法反过来了吧?如果真的有道德,还会触犯法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