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第1/2页)
诸侯王们陷入了沉思。 只沉思了一秒,他们就反应过来:这办法根本不行! 要是孩子中途夭折了呢? 代代单传,要多大的压力啊! 刘彻一开始还有点担忧,一听伍爱华的解释,就是一声嗤笑:那些诸侯王能敢代代只生一个孩子,朕也就认了!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说:“当然,刘彻能这么干,主要是他爹把诸侯王揍了一顿,他是有基础的,没有基础的,咱们不推荐,毕竟你敢推,人家就敢造反……” “都知道藩王们不能随便得罪,毕竟人家有本地的兵权财权,分分钟造反也不是罕见事,虽然咱们历史上造反成功的案例就那么一个,但是造反不成,国家也内乱了,这时候外族什么的可不是要趁虚而入?” “要不怎么说,始皇坚持郡县制也不是错的,就是各种因素叠加导致最终没成功罢了。” “老刘家那种,虽然rou都烂在了碗里,但是有新鲜rou谁愿意吃烂rou啊?” 说完推恩令和分封制,伍爱华才回到之前的话题:“所以我们知道,古人对于儿子,虽然看中,但是必要时候,也没那么看重。” “明朝就有很多人家把儿子送进宫里博前程。” “因为宦官能够拥有非常大的权力,而权力又必然滋生各种小团伙,试图将自己的权力世代传承下去。” “要知道,党内无党,帝王思想,”伍爱华说道:“别看阉党是一个派别,和东林党等党派撕逼的时候拧成一团,但是他们内部也是有小团地的,而最常见的团体就是老乡。” “刚刚我们提到内书堂,其实内书堂也不是所有的小宦官都能去读的。” “那么内书堂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呢?最基础的,是要有大太监欣赏你提拔你。” “大太监凭什么欣赏你提拔你呢?因为你认干爹干爷爷给他们提供了情绪价值,或者孝敬到位给他们提供了经济价值。” “那你怎么获得孝顺或者孝敬的机会呢?” “因为你干爹干爷爷是你老乡、远亲、邻居家的孩子……” “总之,没背景关系,就要有足够的运气,不然你作为小宦官只能去倒夜香,还指望能去读书?” “因为太监也喜欢提拔同乡的乡党,所以明朝有些村落城镇,百户半阉人,一村皆宦官。” 说完这个话题,伍爱华还不忘感慨一句:“说到底,这都是畸形的奴隶制度王朝和封建制度王朝搞出来的事情,帝王拥有许多女人,因为女人太多监管不过来,为了保证血脉纯正,又创造了宦官制度。” “他们没有特定的压迫女性或者男性,而是特定地压迫所有不能掌握权力的人。” 说完这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