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1 (第2/4页)
兵败将肆虐乡里,正是恭王日后“谋反”起兵的一大缘由。 更是恭王私兵的重要来源之一。 若无这场战役的失败,百姓不会流离失所、形成难民潮,大量的士兵也不会因为凌承的迁怒而变成逃兵,最后为恭王收编、成为了起义的主力军。 简而言之,便是凌武起事,此战须败。 战争失败就会牵扯到言城、西北各塞如青塘堡地境内的无辜百姓:流离失所、亲朋生离。 当然, 江俊要打赢这场战役容易,可此战若胜,恭王凌武如何起兵? 他在羽城中苦心孤诣多年,悄悄经营也只得了那么一点点人手。白袍将军陈洛如此强劲的敌人,对他无孔不入地控制,怎能让他轻易屯兵? 若无兵权,就算汇集了天下流民、逃兵,甚至盗匪。都不过是乌合之众,如何与凌承的锦朝大军对垒、抗衡? 这事儿,江俊自己拿捏不清。 如无烟所言,他待人关系淡泊,无法设身处地地代入其中。又如恭王凌武的抱怨,说他在他们的感情之中,投入太少,仿佛根本不在乎。 他若代入其中,自然怜惜北地百姓,想要此役取得大捷、击退戎狄的大军。 然则他若在乎他和恭王的感情,便会选择漠不关心、一将功成万骨枯,眼睁睁看着百姓去送死,看着上官尘送命在那场伏击之中。 江俊很矛盾,非常矛盾。 一方面他狠不下心来牺牲百姓,另一方面却又确确实实为凌武担心。 之所以找秦深,是因为江俊觉得这位秦老板稳重,且身上气质沉静。况且普天之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