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真费口舌 (第5/7页)
有哪个娘不向着自己孩子的。能让孩子上学的,哪家不是寄予厚望的呢? “三个村轮换也一样。”谢先生道:“就是三个村轮流派厨娘,依旧是小的抢不过大的,厨娘的孩子当天能吃顿饱的而已。” 这是阐述事实了。厨娘可以让自己孩子多吃点,然后同村的孩子求一求,也能多分点,剩下的也就不够吃了。于是三个村长都沉默了。 “但是我很欣慰,咱们三个村一直以来也没为这事儿闹过别扭。”谢先生先给了个甜枣。嗯,共建和谐村落。“但是呢,事儿不算大事儿,但是积得久了,就该有矛盾了。”这是再打个巴掌,提醒他们刚才的推诿? “咱们的学堂有章程,有学规,但是厨房没有。三位,不如我们共同制定个规矩?”谢先生引导方向了。 “那有啥用?县官还不如现管呢!”张村长第一个提出质疑:“都交一样的粮食,厨娘给自己孩子多吃点,谁还能知道咋地?” “嗯,这是个问题。”谢先生赞同,目光投向李村长:“李老哥,你说说看?” “俺也不知道该咋整才让大伙都满意。但是娃们今天回来都挺高兴的。”这是赞同楚清的做法喽? 吴村长这时向大家介绍楚清了:“各位呀,这是袁氏,昨天才进的俺们村。她跟家人走散了,带个孩子没处去,暂时在俺村落脚的。唉,这征兵征的,各家的壮劳力少了,妇人们下田了,晌午饭顾得上学堂就顾不上自家,不好指派了,我就做主让袁氏去专门当厨娘,也算让她有个落脚地。” 介绍完了接着道:“这么看呢,我觉着今天中午袁氏的做法还是有道理的。首先呢,袁氏专管做饭,虽然落脚在我们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