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244章 崇祯内帑破产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崇祯内帑破产了 (第1/6页)

    京城的粮价崩了。

    尤其是许家庄的廉价大米抛向市场后。

    粮食价格,别说是维持住十几银元每石的天价,就是5银元/石的价格也保持不住,不得不下跌到3银元、2银元乃至1银元/石,在极短时间内,发生断崖式的暴跌。

    因为所有的囤粮者都在抛粮,只想挽回部分损失,进行止损。

    结果天量的粮食涌向市场,就连那些在仓库里积压了两三年的陈粮,也以极低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们的面前。

    造成严重的踩踏现象,导致更难销售出去,因为到处都是粮食,且价格一个比一个低。

    至于想办法进行救市,把粮价重新拉上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他们手上没有资金。

    其次,他们没有丝毫赢的希望,不可能战胜许家庄。

    《东方时报》上更是说的十分清楚了,许家庄在海外建立的130座粮食庄园,加上福建郑家的70座粮食庄园,可以一年三熟源源不断的供应粮食,不分春夏秋冬,平均每天供应近30万石的大米,保证一整年都不断供!

    这些大米就能养活超过3000万人。

    此外南洋的越南、占城、暹罗、吕宋、缅甸乃至印度等国,都盛产稻米,许家庄的合作商,每年也能从这些国家,花钱购买超过五千万石的大米。

    这大概又能养活近2000万的人口。

    加起来,这些来自海外的粮食,就能解决大明五千万人的口粮问题!

    可以养活大明北方缺粮地区的所有人口!

    而大明境内生产的粮食,已经完全能确保自给自足,甚至略有富余,炒粮客们的粮价上涨逻辑早就破产,哪怕是他们手中囤积的超过4亿石的粮食,捂到天荒地老,一粒都不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