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虚虚实实 (第3/4页)
的灌溉河渠。 怀庆府内的河流由北向南流动,依次为丹河、沁水、猪龙河和蟒河四条较大河流。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其中丹河在怀庆府府城附近汇入沁水,然后一路向南流入黄河。而猪龙河即是传说中的济水,济源便是因为济水发源于此而得名。 这济水曾经是江淮河济四渎之一,其中江便是长江,淮便是淮河,河便是黄河,济便是济水。 现代人可能奇怪,为何一条小小的济水,敢于长江、黄河、淮河这样的大河并称。因为在很久以前,济水东流入海,虽然与长江、黄河相比,稍逊一筹,但是与淮河相比,不遑多让。 只是济水河道最早和黄河河道相近,经过黄河多次泛滥之后,其中下游河道完全被黄河所夺,济水也就退化为万里黄河入海路上的一条不起眼的支流。 邓玘麾下的杨遇春本是一个文化程度不太高的武将,哪里懂得这样历史典故。 他只是按照邓玘的命令,带领麾下二千士卒一路向西,分别渡过沁水和猪龙河,直扑济源。 由于蟒河经过济源县城流出,杨遇春接近济源附近的时候,已经开始沿着蟒河向西行军。 邓玘军军纪实在堪忧,杨遇春带领大军也不顾什么道路农田,竟然一路践踏过来。 不少已经抽穗的麦子,都被他们直接踩断踩倒在地上。这小麦最怕伏倒,一旦伏倒就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义军之中,不少人是陕西穷苦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