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_第42章 注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注释 (第5/5页)

雷丕林在长期临床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为早发性痴呆,并指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身上,最后发展成智力衰退。——译者注

    [18]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倡导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而且也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的实施与理论。——译者注

    [19]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译者注

    [20]《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名长篇小说,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译者注

    [21]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译者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