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_第36章 朋友及同伴(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朋友及同伴(2) (第4/6页)

偶尔能够想到别人就可以了。”我是想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很多人会问:“凭什么让我取悦别人呢?他们为什么不来讨好我?”我说道:“这是因为你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如果一个人从来不为别人着想,那么他一定会遇到问题。”按照我的经验,几乎没有一个病人会马上给我这样的回答:“我已经按照你告诉我的方法试过了。”其实,我所作的所有努力无非是想让病人对社会感兴趣。我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缺乏合作精神,在这方面缺少锻炼,所以才会生病。我想要让他们自己也能够明白这点。只要我们能让他们明白,他们需要与其他人以平等的身份一起合作,那么他们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

    此外,有一些案例显示了他们对社会是极度缺乏兴趣的。比如“犯罪性疏忽”。例如,有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丢进了树林里面,接着便发生了一场火灾。再比如,近期发生了这样一个案件:有一名工人在工作结束,下班回家后,忘记将横放在马路上的电缆收回去,后来有一辆摩托车撞到了电缆上,结果那名摩托车司机因此丧命。在上述两起案件中,肇事者其实都是无心的,并不是故意要害人,所以,对于因此而产生的恶果,从道德的层面上,他们确实不需要负什么责任。可是,没有人曾经对他们说要懂得替别人着想,他们在这一点上是缺乏经验的,他们也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别人安全负责任的表现。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与人合作,缺乏合作意识。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随处可见,比如说一个衣冠不整的孩子踩到别人的脚,摔坏了玻璃杯,破坏公共物品,以及其他种种对别人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

    我们一般是在家庭或者学校中培养出对同类的兴趣的。在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