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0节 (第1/6页)
以他们过去的研发经验来说,一、两次的数据分析,一、两次的实验,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曹东明倒是觉得王浩的分析有意义,而且里面用的方法有一定价值,但也没有办法否认其他人的观点,因为他带队做了很多研究,团队里的实验数据分析人员,分析出来的结果,不能说完全没帮助,但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这就是大部分材料研究的现状。 如果能够通过科学的分析,一步步的推进并研发出预想效果的材料,国内的高端材料领域,也不会长期被国外卡脖子了。 之前彭辉和专家们的理解也是一样的,但他可是亲身经历了研究过程,卡了几个月的问题,被王浩三言两语解决了,之后做了个分析,就制造出了抗拉强度1560兆帕的合金。 现在说分析没用? 那些复杂的分析,有用没用不敢百分百肯定,但是听王浩的肯定没错。 这就是彭辉的想法。 他很坚决的摇头,甚至怼了励继平一句,“我还是觉得要等着王浩教授的分析结果,还要再做一次实验。而且,我们只是上报了成果,也没说要结算项目啊?” 这一句话怼的专家评审都无话可说。 材料科学不重视金属实验室的研发成果,才组建专家评审组过来看看,并不是让他们来验收成果的。 只不过其中有几个人,想着把制造好的合金带回去检测,就不用再跑一趟,才建议说直接做成果结算。 专家评审组的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觉得多做一次实验是浪费时间,但没办法反驳彭辉说的话。 最后还是曹东明站了出来,“这样吧,不是说今天或明天就能出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