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86节 (第2/6页)



    而在所有的产业当中,苏泽最关注的产业是棉花。

    这倒不是因为苏泽和徐家过不去,而是棉花这种产业实在是太关键了。

    教科书上将工业革命和“羊吃人”联系起来,很多人会认为毛纺工业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其实主动整个工业革命的是棉花产业。

    棉花,是当之无愧的商品之王。

    原料产地,加工基地和消费地区的三分离,就已经说明如今的大明朝棉花贸易,已经表现出商品贸易的特征了。

    苏泽办天工书院,第一个突破的产业就是棉花产业。

    苏泽在《通言说》的编辑部住了一个晚上,将熊五喊了过来。

    “让你办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相公,您让我办的事情都办妥了。”

    熊五虽然识字,但是也只是能看懂常用字而已,他对着苏泽说道:“还是让彭安进来和相公详细说说吧。”

    苏泽点点头,已经长高很多的彭安拿着账本进来,对着苏泽行礼之后说道:

    “苏州府和松江府的中小型棉纺工坊,五爷带着我都一一走访过了,这些棉纺工坊中有三成愿意派遣学徒来天工书院,学习使用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三成?”

    熊五说道:“相公,三成不少了,很多工坊说起来是工坊,其实就是家庭作坊,用的还是不知道传了多少辈的手摇纺车,根本不愿意置办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江南的码头是原料棉花承运的中心,通过运河水道运输到苏州的棉花,都会通过苏州码头卸货分拆运送到各个棉花纺织工坊。

    江南地区虽然也有土地种植棉花,但是基本上都属于小规模的混种,也就是种植在水稻田的田垄上,或者种植在田边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