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86节 (第5/6页)
要3个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 在试验出这个结果的时候,苏泽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而真实的情况比这个结果还夸张,在苏泽那个历史时间线上,十八世纪的英国,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将纺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70倍。 这是什么概念,一台机器可以将一个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200倍!这生产效率的提升足以让任何工坊主疯狂。 这就意味着哪怕只需要百分之一的工坊主愿意使用最新的水力纺纱机,就能完成所有的棉花纺纱工作,市面上的棉花原料都会供不应求! 这是什么恐怖的生产力爆炸! 苏泽相信,自己往江南扔进去的不仅仅是一颗火种,而是一枚巨大的炸弹,这足以将江南旧的一切全部炸毁,诞生出一个新的阶层出来。 四月二十日,锦衣卫探子陆二爷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了南京城。 天工书院第一批学员也抵达了书院,第一版印刷的500本《天工开物》,也运到了江南各个书铺。 第276章 一书惊起千层浪 第一批天工书院的学员一共是两百人。 一百五十人都是中小工坊主的子弟,他们是被彭安说动来学习新的纺纱织布技术的。 而剩余的五十人,则是熊五挑选的,这些都是苏州城内几个大工坊的织工。 这些织工,全部都是纺织工当中能带头,有一些影响力又年轻的人。 除此之外,最好还要能识字,或者会一些基本的算学。 按照标准,熊五好不容易才凑齐苏泽需要的这些人。 熊五很不明白,苏泽为什么要出钱让织工去南京书院读书。 是的,苏泽不仅仅出路费,还承诺这些织工在南京读书期间,每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