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_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 (第21/32页)

解读了这么多,你们可以直接认为,息壤乃是当时,最最最最珍贵,肥沃浇灌的最高级土壤。

    一直以来,古人都知道息壤是什么,帝之花园土而已,全天下最肥沃的土。

    咱们杂交水稻之父,袁教授的试验田里,用的就是‘息壤’。

    只不过,息壤这个名字,从上古以后,不再用了,渐渐转变为特指当年鲧偷的土,后来的人,只把息土作为最高级,而没有了息壤这个等级划分。

    所以才能给高诱这种人,发挥的空间,将息壤神化。

    综上,再看《山海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我们便就知道,鲧是把帝之花园土,给偷了,拿去堵洪水……

    这就相当于,93年我家这边发洪水时,跑去把袁教授的试验田之土偷来,麻袋打包,往洪水里扔一样。

    息壤一定是在高处,是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不然在那个时代,早就被冲没了,洪水来了,也不会以此论罪。

    先不谈对错,挖了息壤填洪水这个行为在上古,一定是作死的。

    事实的确如此,鲧被羁押到羽山之郊,然后被帝派祝融明正典刑了。

    那么这个帝,到底是谁呢?鲧又为何如此作死,跑去拿息壤填洪水了呢?不知道这么做会死吗?为何不待帝命?

    除山海经外,最早记录鲧的是东周的《尚书》,整理者为孔子。

    太占字数,非常晦涩,我就不贴原文了,《史记》也记载了这段内容,完全继承尧典,并添了一些,整理者为司马迁。

    我将尚书和史记统合,直接大概翻译一下儒家的说法。

    大意为:洪水滔天,下民都在呼唤着如何解决,帝尧向大家征询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