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 (第2/6页)
对徐怀也不会再有什么保留,甚至将他主要因为反对联兵伐燕之事被贬出汴京等诸多密辛悉数相告。 徐怀此时对建和元年即将到来的惨烈大祸因何所致,怎么可能还会有疑问? 王禀微微一怔。 他是担忧朝廷贪驱虎吞狼而狼灭虎存,终致反噬之患,但事态会严重到什么程度,他这时也不好判断。 所以他才想着要是不幸横死桐柏山,便请卢雄到漠北草原走一趟,实地看一看赤扈人在北地崛起的形势,以便多少能给朝中提供些警醒。 他却没想到徐怀对形势的判断,比他还要悲观及断定。 当然了,徐怀这段时间即便在外人面前继续粗莽痴愚,但王禀、卢雄他们知道,徐怀除了在武道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外,在混乱的战场之上,对小股敌我作战的形势判断也异常的精准,也能非常巧妙的利用强悍的武力,引导小规模战局往他预想的方向走。 这也是乡营兵卒比巡检司武卒伤亡没有更多,斩获却要更多的关键。 当下至少可以说在武营指挥层次,徐怀乃是当世最杰出的武将;如卢雄所言假以时日不难成长为王孝成那个级数的当世名将。 因此,徐怀对将来的局势判断如此悲观,王禀当然不会一笑置之,而是会问一声:“为什么这么说?” 为什么这么说? 徐怀苦笑,难道能说一个多月前他在磨盘岭看贼军血洗仲家庄时,脑海里突然间闪现出一段此时绝不应该出现的文字记忆? 王禀已经是当世少有极具见识的人,但他也只是认为赤扈人取代契丹人之后,对边境的威胁要更大,有唇亡齿寒之危。 徐怀心想自己只是桐柏山里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