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海石头街一个即将消失的海丝地名 (第8/13页)
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海角亦跣足以立北朝。殿中奉祀真武大帝,披发仗剑,铣足踏着龟蛇。神龛上有一个巨匾“掌握玄机”系乾隆年间提督马负书所书。 转入后山立于庙宇上方,但见榕荫蔽日,清凉无比。真武庙的屋顶在榕荫树下,飞瓦流脊,原本是红砖红瓦的结构,后经百年风雨的侵蚀,青苔漫长,在原本红色的屋瓦上,浸染成黑灰斑剥的历史,只有侧面墙壁上的红砖依旧,娇艳无比。 千年的真武庙,正如一个传说。虽然,他没有泉州其它古寺古庙那么大的规模,却因地理位置独特,记录了泉州一段海丝历史,更是中国与世界海丝之路的证明。那一块吞海石,就是数千年来海上水手的祈望——就算海波千里,我们也有吞海壮志! 5。石头街与海印寺 在石头街的东侧,有一座山叫宝觉山,山上有一座寺叫海印寺。它始建于宋代,初名“海印室”清代及民国重修,又于1985年重建。海印寺的由来有两个传说: 一是,从前有个和尚在此建造一所修炼的石室。每到月中,他便站在山上观望,但见一轮明月印在大海之上,故而称之为“海印室”由此说来“海印室”后来扩建成“海印寺”不管规模大小,这“室”与“寺”之间,若论文雅,当以“海印室”更佳。 泉州地区的信仰相对厚重,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信奉神仙更甚于高雅风趣。故另一个传说说道,这是东海龙王御赐的庙宇宝地。当年,海龙王亲自登岸,带着他的宝印上山,并在这片宝地上,盖了一个大印。所以,这地方建寺之后,就有了海印寺之名。 宝觉山并不高,倘若立于山上,在没有现代群楼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