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527.岸炮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7.岸炮屯 (第2/4页)

福海号名下淮甲、淮乙各船的炮手的确在主要使用霰弹且短时间**速较快的佛朗机子母炮的使用上是最得心应手的,而卡龙炮的特点是以较轻的火炮,在较短的距离上发射超重的炮弹以强力破坏敌船船体,这也比较符合现阶段东亚海域依旧以接舷战为主的海战特点。

    你想一想,在双方舰船的距离越来越近,几乎要跳板作战了,这个时候一大片霰弹过来洗地是何等的酸爽,同时几颗重达30~40斤的铁球砸破船舷,又是何等的犀利;与之相比,用于较远距离上、射击精度在颠簸的海面上几乎等于零的红夷炮,在一众炮手眼中可不是浪费弹药的存在嘛。

    朱由崧听完谢友青的话,一下子就想起来前世看过的那些古典战列舰打开一舷数十个炮门,然后大小火炮依次喷吐出硝烟和弹丸的场景,立刻就明白了自己问题的所在:“看起来,各船的红夷火炮应该要有足够的数量和密度,否则倒也难以制敌。”

    既然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朱由崧问谢友青:“那个罗世远不是在造什么老闸船吗?进行到哪一步了?”

    罗世远现在制造的当然是商船,但日后吨位上去了,转换成真正的护卫舰也不是不可能的。

    谢友青答道:“我之前问过了,淮丙一号,差不多八月份就能下水了。”

    一听到八月份才下水,朱由崧偃旗息鼓道:“那就先让他造着吧,稍后,你通知各船,把船上的红夷炮和抄炮炮手全部移交给小琉球那边,再顺便派人告诉王乾,在保民团下组建岸炮屯,由宁虎兼任屯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