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0.短火铳 (第2/4页)
不但影响击发后,子弹在枪膛里的轨迹,引发炸膛危险,而且还会导致火药泄露,缩减子弹射程以及烫伤射手的手指。 但正是因为没办法设计转轮模式,再加上为了保证在使用黑火药作为击发药时的子弹威力,而采用了四分(13.6mm)的大口径设计----其实并不算大口径,因为当时长火铳的口径动辄超过17mm----所以带弹后的总体重量就超过了六斤,不说射击时巨大的后坐力会不会导致手腕骨折,就是日常携带也不方便。 所以,朱由崧掂量之后,就弃之不顾了。 随即,朱由崧又拿起了第二支短火铳,这第二支短火铳其他方面跟第一支短火铳一模一样,就是取消了一根枪管,采用三管旋转的模式,这就跟现在大明军队中使用的三眼铳有些相似了,不,这种短火铳其实更像是旋机翼虎铳的短管形势。 重量也从原来的6斤多降低到了4斤出头,可用性明显是增加了不少,但问题是,击发次数是三次----敌我都非常清楚这种火铳的射击次数----没办法维持更长时间的火力压制。 于是,朱由崧又拿起了第三把火铳进行对比。 第三把火铳与第一把火铳类似,都是四根枪管,但枪管长度从八寸缩短为了六寸(20.4cm),因此重量也从6斤多降低到了5斤上下,火力比第二把火铳持久一些----主要是会出乎敌人的预料----但射程和同等情况下的弹药威力不如第一和第二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