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第2/2页)
棣闻言,心里升起一阵阵欢喜,这天上画幕可真是他的好助攻啊,往后他这皇位必定是名正言顺。 朱樉刺道:“我不想听。我想知道我到底怎么死的。” 朱棡:“我也想知道我为何走在了爹的前头。” 两人手忙脚乱地伸手欲像朱元璋一样往天上点,朱元璋见状伸手狠狠拍了两人脑后,“崽子,非要你老爹削你是不是?” “父皇,四弟的威风史难道比我俩的性命重要吗?”朱樉连父皇都不叫了,哭嚎着:“爹啊……我们自知比不上大哥得您偏爱,但我俩加起来连四弟都比不上吗?” 朱元璋一时无言,顿了顿,想起这俩的货色,恨不得踹开他们,喝道:“你俩什么货色自己不清楚吗?既不出众还爱惹是生非,若不是夫人生的你俩,早就被朕削了。滚开。” 朱樉、朱棡脸色讪讪。 朱标到底不愧宽厚仁善,向画幕问了朱樉、朱棡的死因。 诗诗看着评论下出现的“六六六”,嘴角一笑,然后她又看见了朱标的问题,朱樉、朱棡的死因。 【小伙伴的疑问,我都看见了,历史书上短短的一页却是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波澜壮阔的一生,而这朱樉、朱棡大概可能一页纸都不到,所以,关于这两人的死因其实没有详细信息,只知道秦王朱樉大概是自个作恶多端,被毒死了,晋王朱棡则是病逝的。】 朱*作恶多端、毒死的*樉:…… 朱元璋:丢人。 【至于靖难之役的过程,哈哈哈,有人说靖难之役真正的主角不是朱棣,也不是朱允炆,而是李景隆…… 第7章 【李景隆是大明名将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他爹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武将,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 洪武十九年,李文忠死掉了,李景隆就接替他爹的位置成为新任曹国公,他本人倒是特别喜欢读兵书,也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练兵。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虎父无犬子,然而李景隆特么的是个例外,他就是狗子来着。 靖难之役,他对阵燕王朱棣那叫一个屡战屡败,等等,等等、他前期精神还是可嘉的,换个词吧,屡败屡战,听起来是不是一股坚韧不拔不服输的精神?】 朱元璋:…… 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朱元璋是有印象的,这小娃他原本还挺喜欢的,如今约莫十一岁了吧,看来还是打得少了啊… 朱棣:屡战屡败?这……难道是我方派出去的卧底? 朱樉:四弟怎么命这么好,大哥那瘪儿子搞出这张雷炸。 【好,我们先记住这个人,时代的主角!他是作为压轴出场的,没错,压轴出场!取代守城老将耿炳文出场的年轻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