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第2/4页)
旨,大声宣读道:“天子诏——” “太尉萧玄,振长策而驱宇内,平定并州,扫除胡患,劳苦功高。” “兹设丞相一职,任萧玄为丞相,总领朝廷军政大事,为文武百官之首。” “改封萧玄为长安侯,食邑长安一万户!” “赐萧玄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如律令!” 此言一出,顿时满座皆惊。 王允、卢植、皇甫嵩等大臣,都不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太后和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如此封赏萧玄,就不怕萧玄谋朝篡位吗? 萧玄替朝廷收复了并州,且扫灭了北方的胡人之乱,的确是劳苦功高。 但是,这改封为“长安侯”,食邑长安万户,这就很离谱! 为什么? 长安是什么地方? 那是大汉帝国的故都! 当年汉太祖刘邦定都长安,一直到王莽篡汉,光武帝刘秀迁都于洛阳,二百多年了! 虽然汉室迁都洛阳,但仍旧以长安为故都,诸多先帝的陵寝都在那里。 现在,朝廷册封萧玄为长安侯,并有长安之地的食邑一万户,妥妥的万户侯。 但这样是不合规矩的! 这丞相之位,也是很离谱。 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 秦朝建立后,设置丞相,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 而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同时丞相依然是相国的副手。 诸吕之乱后,西汉无人担任相国一职,但继续保留丞相。 至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 迄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