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3/4页)
…………………… “咚!咚!咚!” “杀!” 伴随着沉闷而又充满肃杀之气的战鼓声,数以万计的萧玄军将士,悍不畏死的朝着益州军所坚守的城关壁垒,发起来强大的攻势。 萧玄军的战士强悍,益州军也不是好惹的。 凭借着坚固的城防工事,益州军打退了萧玄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势。 不得不说,益州各地的山川河泽,都是险要之地。 随便在巴郡这里设置一处营寨,都能依山聚水而守。 这就是天然的要塞! “鸣金收兵!” 见到天色已晚后,萧玄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正在攻打敌人营寨的萧玄军将士,听见了撤退的锣鼓之声后,都不禁如蒙大赦,松了口气之后,宛如潮水一般退去。 此时的萧玄已经意识到,这阆中,便是后来的剑阁关的原型了! 巴蜀之地从地质结构来说,属于标准的大盆地,中间是平原,周围则是山地和丘陵。 尤其是北部地区,被秦岭、横断山脉阻隔,无论是出川还是进川都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在剑阁关驻扎一支军队,来自北方的军队很难攻入益州。 后来的蜀汉统治时期,诸葛亮进一步挖掘剑阁关的战争潜力。 按照史料记载:“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置阁尉,设戍守,谓之剑阁。” 到了魏灭蜀之战,曹魏大将钟会曾经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蜀汉大将军姜维则率领三万军队死守剑阁关。 结果,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