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6章 (第3/3页)
数够多,向心力够强,才能维护稳固统治。 刘瑞搞定他们的手法非常简单——你担心什么,我就替你解决什么。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彩。” “彩!!”文帝不禁抚掌笑道:“这确实是一步妙棋。” 刘武不懂阿父为何连连叫好,但是在接二连三的被鄙夷后他也学会了沉默是金。 #只要我不说话,就没人知道我有多拉。# 熟悉的小人与影视片段再次出现,只是这次换上比较轻快的语气:【聊了那么多沉重的话题,不如聊聊比较轻松的。】 【比如最近非常火的汉家野史。】 野史?? 而且还是汉家野史? 此话一出,刘邦等人恨不得去捂住天幕的嘴,告诉它已带来太多的惊喜,所以不要继续说些挑战他们心理承受的话。 【关于太学府为何建于阳陵其实是有三种说法。】 【《孝高武杂谈》里说得是为了纪念支持科举的景帝,所以在科举的主考场旁建立太学,以此向汉景帝致敬。】 刘启:“我不需要这种致敬。”特么坟头建学宫的也是孝子,而且还是……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的太学遗址也特别树了景帝的石像,并且成为父慈子孝的美谈。】 刘启:“……”好吧!他也能勉强接受这种示好。 【不过跟官方的孝心论比,主流的实际论比较贴合刘瑞的作风。】 刘启:“……”他就知道这是逆子。 上座的文帝看着脸庞抽搐的长子,暗叹还是太年轻了,所以才沉不住气,喜形于色。 【相较于从周边寻找合适的地方,已经有了城镇规模的阳陵县同时满足人力充足、靠近长安两大需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