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708节 (第3/6页)
在台上慢悠悠的踱步,一边讲解:“当时,我国也正值明清政权更替阶段,清政府在清初也实行闭关政策,所以这一时期,我国和霓虹国的交流断绝了八十年左右。 这八十年里,我国的纺织业并没有停止,仍然在蓬勃发展。 但霓虹国的纺织业却陷入了停滞,开始向染色工艺倾斜。 江户时代末期,霓虹国的染色工艺就已经很精湛了,染成的布匹色牢不褪,所以当时有很多我国商人把白布运到长崎的染坊托染,然后再运回内地销售,长崎人称其为染地渡。 到了元禄时期,霓虹国纺织业的资源向染色工艺倾斜后,当地各种织染技术就开始快速进步了,最终出现了友禅染。 这是霓虹国纺织业自古以来,唯一一项自己研发的技术,属于霓虹国特有的染色技巧。 但在丝织技术方面,从江户时代和我国交流断绝之后,霓虹国的织锦技艺就停留在我国明朝之前的水平。 后续我国织锦技术持续发展,最终到达巅峰,形成了著名的金陵云锦,但这一阶段的技术,因为双方闭关锁国,霓虹国并没有学到,自然不可能织造出所谓的西阵云锦了。” 说到这里,李逸微笑着看向了霓虹国代表团方向,淡淡说道:“所以,新井先生所出示的西阵云锦,号称是四百年前江户时代初期织造的云锦,这让我有些好奇。 从外观上看,那卷西阵云锦上方的提花纹理是我国明朝末年才出现的风格,也是金陵云锦的特色。 但当时两国的交流断绝,西阵云锦的织造工艺是从哪里学到的? 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