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会_第1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节 (第3/7页)

长沙郡,这些日子多陪着你?老祖宗说?说?话。”

    席瞮应是,然后告退。

    走?到门?口时,他听到父亲跟祖父说?:“瞮儿年纪也不小了,申屠氏几次跟儿问?起他的婚事,父亲,瞮儿的婚事也该准备起来了……”

    席瞮出了书房,去给老祖宗请安。

    第166章

    “古者量其国用, 而立税典,必於经费,由之重轻。……亿兆不康, 君孰与足?故爱人之体, 先以博施;富国之源,必均节用。……青苗地头钱宜三十取一……”*

    典仪还没?读完兖州送来的奏疏, 廷上众臣听到“三十取一”都忍不住起了sao动。

    宋国的田税从武帝立国始就是十税一, 百姓种出十斛米要交一斛与官家, 然而在实际征收上各州县还有其他名目的课税,七七八八算起来差不多接近十税三了,这只是田税。

    还有按丁口算的赋税, 以及方物杂税、更役等等。

    压在百姓身?上的税赋其实很重, 可宋国在四国当中竟还算是税比较轻一些?的。

    宋国境内水网纵横交错又多州临海,气候适宜, 物产丰富,内贸和海贸都比其他三国要兴盛, 建康繁华在四京之首。再者,宋国的商税收得重,四国之中宋国朝廷一年征敛的税是最多的。

    可再多, 也没?有三十税一的道理!

    何况国库因?亏空而缺口巨大, 这时候不?说加赋已?经是爱民?如子了, 竟还要减赋,还一减就减这么?多,疯了吗?

    席司徒究竟想?干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