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节 (第3/8页)
后又跳到成都京,把齐国少?帝发的劝农桑诏翻出来逐字逐句品读,谌希得?也不把他?们往回扳,还时不时提醒一两句他?们漏掉的细节。 此番宋国大张旗鼓减赋,把另三国属实是架在火上烤,没有宋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朝堂上没有个几乎一言堂的权臣,三国做不到如宋国这般压榨士族官吏和富贾给普通百姓松绑。 宋国君弱臣强、门阀把持朝政,有其劣势,对比其他?三国又有其优势。 就说齐国,皇帝周禧有心效法宋国为百姓减赋,可把持着半个朝堂的太后不同?意,高官贵族们更加不会不同?意,就连不少?站在他?身?后支持他?的大臣们对此事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无?论是皇帝真的是想为百姓做点实事,还是想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清名,都不能?以牺牲朝臣贵族的利益为代价。 周禧推不动此事,代表大贵族们利益的太后袖手旁观皇帝在朝堂上栽跟头。 “皇帝想过此事为何会行不通吗?想过为何宋国能?做,咱们齐国却不能?吗?”太后薛绛把周禧请来仁寿殿说话。 周禧看了一眼太后,旋即撇开眼目视前?方说:“此事朕自有计较,听?说母后开春后就身?子不适,还是静养为好。” 薛绛静静看着儿子看了许久,她?儿子都不曾回以一个眼神,她?有些失望却不觉得?意外,摆了下手:“皇帝说得?对,我需要?静养,皇帝无?事就不要?来仁寿殿打扰我。” 这句话用在母子之间不可谓不重,周禧愕然地朝太后看去,后者已经靠着迎枕闭上了眼。 周禧嘴角微微动了一下,终究没有再发一言,沉默地离开了太后寝殿。不多时,他?传令皇后,太后身?子不适,所有人都不许去仁寿殿打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