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4节 (第3/6页)
是在床榻上,却不见了那风流放达,潇洒不羁。只有皎皎君子,温润如玉。 谢映之将彼此间的距离保持地恰到好处,如春风煦暖,却又不过份亲昵,虽同榻而眠,却不问风月。 “此番襄州之行,也并非只是游玩。”谢映之道,“我之前与主公提及过,襄州士族林立,主公若要稳固襄州之基业,必须得到襄州士族的支持和拥护。” 这一趟下来,襄州士族对萧暥的好感度直线上升,彻底颠覆了以往他杀伐狠辣的形象。萧暥明白这是公关打广告啊。 萧暥道:“我看先生还在绘制水利图纸?” “我打算在襄南建两道水渠,将之名为‘云溪’‘广柔’。云溪渠引稽山之水经过平庐、谷阳两郡府,广柔渠引楚江之水入西河平原。这两道渠一旦建成,可以解决襄南的夏旱。如此襄州的粮产可以增加四到五成。” 萧暥明白谢映之用心良苦,他将备战之期缩短了一年,也就意味着钱粮储备的期限大大缩短了。 谢映之原本可以提出反对,如果他说做不到,萧暥也并不是一意孤行的人。他会重新审查自己计划的可行性。 但谢映之没有任何疑义,而是立即着手办事,这效率。 萧暥暗搓搓想,他自觉不能跟老色痞刘邦相比,但谢映之却堪比他的萧何和张良。既能出谋划策又能总览全局。 如今北宫达实力雄厚,兵精粮足。军粮一直是萧暥的软肋,这个短板在西征的时候就曝露出来了。 但他不能再提高税赋,加重百姓负担,那么就只有增加田地的产出。 建筑水渠可以将襄州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这方法虽好,但是萧暥有点担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