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4节 (第4/6页)
“这两道渠何时可建成?会不会太过劳损民力?” 若是要修个一年半载,也赶不上北伐了,但是,催促工事又会让百姓过于劳苦。 谢映之道:“主公放心,这沿途山势地脉我都勘察过,‘云溪’‘广柔’二渠皆沿山势而建,接通当地原有的水道而成,非重新开凿,故而工程并不繁重,我料想两月内能完成。” 萧暥心中一动,两月内,就是说还能赶上春耕的末班车! 他不知道,这段时间谢映之已经为他暗中埋下了什么。若将来天下有变,襄州是他不可动摇的根基和后方。 萧暥又往身边蹭了蹭,隔着薄如蝉翼的衣料,他能感到谢映之安宁静谧的呼吸。 他喜欢那又香又暖的气息,又贴近了点,“我听说此地产木雕。明天去市集,先生替我挑挑?” 谢映之闲闲笑了笑,道:“关于这乐平县的木雕,士林里还有一段秩事,主公可想听?” 萧暥最喜欢听逸闻秩事了。 雨夜温香入怀,还有故事听,更何况讲故事的人声音清盈悦耳,娓娓道来。 “那是容绪先生二十多年的旧事……” 容绪?果然此人年轻时就是话题大佬。 “先帝元丰年间,容绪先生来襄州经商游玩,一路风花雪月之事迹传于京中,当时朝中大儒濮铭老先生写了一篇《朱璧赋》讽之。” 萧暥一愣,“朱璧居?” “朱璧居原名葭月居。” 蒹葭与月,雅得很。 “葭月居乃容绪先生创于元丰三年十一月,十一月又名葭月,故而得名。当时《朱璧赋》一流传出,葭月居的文人纷纷怒而要写文声讨,眼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