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4节 (第5/6页)
就要掀起一场文坛风雨。” 这帮子文人的战斗力萧暥是见识过的,光谢映之这一句话,唾沫檄文满天飞,腥风血雨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容绪先生恰好在乐平,他写信一边让葭月居文人稍安勿躁,一边启程回京,因乐平盛产木雕,便顺带了一座榆木笔山送给了濮老先生。结果把濮老先生气得告老还乡。” 为何?萧暥刚想问出口,就想到了一个词,泥塑木雕。 容绪这是在暗嘲大儒濮先生看似德高望重,其实早就陈腐僵化,成了泥塑木雕供于堂上。 “因老先生的这篇《朱璧赋》,容绪先生索性将葭月居改成了朱璧居。” 萧暥心道,这名字改的顺手拈来,看似随意大度,其实酸爽无比,痞气中带着风流,很像容绪的做派。恐怕以后任何人提及朱璧居就会想到濮先生和榆木疙瘩,这笑话就在士林源远流长了。 “此后,士林中就将那些看似德高望重,其实陈词滥调,专事辞赋雕工之人以木雕称之。” 谢映之微笑,“主公还想送木雕给云渊先生吗?” 萧暥尴尬地搓搓爪子,“回京要去云先生府上拜会,我在想准备点拜礼。” 前几天谢映之说,若得云渊出山,中原士族尽归一半。萧暥知道这一点都不夸张。 宛陵云氏什么家族,大雍朝开国元勋之后,累世公卿,朝堂门生故吏遍布,无论在朝堂还是仕林,都有极高的声望。也正因为如此,萧暥明白,想让云渊出山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已经做好了三顾茅庐的打算,新年去府上拜会,还想挑个礼物以表诚心。 但是,云渊先生喜好什么,他就犯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